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综合治理是城市管理及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
为妥善解决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问题,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工作,《“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进一步明确,“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县县具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
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近年来,由于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中国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无害化处理率大幅提高。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激增,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
据统计和调查估算,2011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1.64亿吨,县城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0.67亿吨,即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2.31亿吨。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合计约为1360座,年处理生活垃圾约为1.58亿吨,无害化处理率约为68.4%。
就上海而言,2011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04万吨,无害化处理量为617万吨,其中填埋394万吨,焚烧104万吨,堆肥83万吨,回收利用5万吨。
目前,上海市现有的主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包括有:两座填埋场——老港垃圾填埋场(总设计规模9900t/d)、黎明垃圾填埋场(设计规模1500t/d),三座焚烧厂——浦东御桥生活垃圾焚烧厂(设计规模1000t/d)、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设计规模1500t/d)、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设计规模3000t/d)等。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由于卫生填埋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操作简便等原因,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在资源再生利用和新能源政策的鼓励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得到了较快发展;而生活垃圾混合收集,使得堆肥处理成本较高和堆肥质量难以保证,堆肥处于萎缩状态。
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必然趋势,但必须解决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立和分类后餐厨垃圾、塑料、纸张、橡胶、玻璃、建筑垃圾等废物经济可行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垃圾分类后生产出的产品,受到成本、质量和市场的影响,生产企业不能获得合理利润,直接影响到资源化利用效果,政府须配备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手段。
老港案例
卫生填埋是现阶段上海市垃圾处理处置的主要技术。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目前承担着上海市大部分的生活垃圾填埋处置,是亚洲规模好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基地。
对上海市2007-2011年间生活垃圾产量和处理处置方式的分析,显示上海市近5年来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量为328.7万-417.6万吨/年,占无害化处理总量的63.0%~67.2%,约为焚烧和堆肥处理量的2倍。
随着土地的日趋紧张,填埋用地选址越来越困难,老港基地将建设成为上海市垃圾处置的百年基地,为上海市垃圾安全、卫生处理提供终托底保障。
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上海市中心东南约60公里的东海之滨,是典型的平原滩涂型垃圾填埋场,目前包括有一至四期填埋场和综合填埋场。其中老港填埋场一至三期位于处置基地内部西侧,工程占地达335万平方米,包括57个填埋单元,自1989年启用到封场期间,填埋了超过3000万吨生活垃圾,消纳了期间上海市70%以上的生活垃圾。
老港一至三期填埋场采用坑填法作业,大部分填埋高度为4-5米。由于建设较早,老港填埋场1至3期工程不符合卫生填埋场的标准,目前已停止堆填垃圾,正在实施封场和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封场及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措施,逐渐消除老港填埋场一至三期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为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提供部分建设用地,恢复区域生态。
老港四期填埋场位于基地中部,占地面积达361公顷,设计处理规模为4900吨/天,填埋堆高约45米,设计库容达8000万吨。老港综合填埋场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能力5000吨/天,占地面积1758亩,设计库容1648万立方米。老港生活垃圾四期填埋场和综合填埋场均为高标准的先进卫生填埋场,为目前上海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的主力场所。
填埋技术的新理念
随着填埋技术的与应用,上海老港填埋场提出和运行了一些先进填埋理念或技术,包括高维卫生填埋技术以及可持续循环卫生填埋技术,对全国其他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基地起到示范或借鉴作用。
生活垃圾高维卫生填埋技术。采取一定工程措施,通过对填埋场场址天然条件下存在着的缺陷进行人为改造,大幅度提高填埋场的垃圾填埋高度,实现以小的填埋面积获得好的填埋库容,并保证填埋场的卫生安全与稳定,从而终达到节省大量土地资源的目的。
众所周知,上海的土地是寸土寸金。但是由于地质条件存在着缺陷——软弱土层,以及受其他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老港一至三期填埋场填埋高度仅为4米。老港四期填埋场设计时提出了高维卫生填埋技术,通过对场地基土的固结处理等,大大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将生活垃圾的可填埋高度提升至45米。而这将大大增加单位面积填埋场的填埋容量,从而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
生活垃圾可持续循环卫生填埋技术。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易降解有机物质完全或接近完全降解,填埋场表面沉降非常小,垃圾本身很少或不产生渗滤液和填埋气,此时认为填埋场达到稳定化状态。此过程一般需要的年限约为8-10年。稳定后的垃圾(可称为矿化垃圾),经过挖掘和筛分后可回收大量的塑料、橡胶、化学纤维废品,以及矿化垃圾细料,从而重新释放出大量的填埋容量。填埋场可终定位为一个巨大的“生活垃圾中转站”,不过这个中转站的周转周期需要8-10年。同时还是一个巨型填埋反应器,通过适当的措施调节,填埋场可加速其循环转化率,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环境价值。
|